23.374762°N 121.097834°E / 23.374762; 121.097834

大分台湾地名,旧名打训布农语:Dahun、Tahun),又称莫库拉蕃(布农语:Baungzavan、Maungzavan),位于花莲县卓溪乡卓清村之西境山区,即中央山脉东侧之玉山国家公园核心地区,地处河岸阶地,紧邻阔阔斯溪[1][2][3]。大分原是邹族人的活动领域,后来成为布农族人的移居地,其间日治时期八通关越岭道的兴建,到最后的集团移住,使布农族人全已迁居山下[2][4]。1980年代新中横公路计画预定经过大分[注 1],玉山国家公园的设立与环境影响评估后,才保留住大分的文史遗迹与自然环境[5][6]

自从台湾黑熊研究小组在大分设立研究工作站,大分山区已成为研究青刚栎台湾黑熊的根据地,这里留下许多野生动物的足迹,有发现到啃碎的果实、树干的爪痕、折断的树枝、地上的排遗[7][8]。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仰赖台30线到瓦拉米步道口,再沿八通关越岭道到大分则距离约40公里,得耗费3天时间徒步才能抵达[2][3][9]。因大分是属于玉山国家公园入山管制区,必须先申请入山证才能进入,使大分山区受到玉山国家公园的保护[10]。除登山人士与研究人员会在大分活动外,大致仍保留当地的自然景观与生态资源。

名称更迭

大分源自布农语“tahun”,意指冒出蒸气、有水蒸气的地方,故以河畔的温泉为名[4]。根据《八二粁一四五米》记载大分的地名,其意源自布农语“dahun”,由水蒸气音译而来,系因拉库拉库溪的河床有温泉露头,故有水蒸气冒出之缘故而得名[2]。自清代统治以来,大分便一直被写成闽南语汉字“打训”,至日本统治台湾之初,仍沿袭清代写法,之后才改称日语“タㄧフン[2]

布农族人以地形为社名,其地形呈阶梯般层层而上的平原,故取自布农语“bukzav”意指平原、平台,“bukzavan”意指有平原平台的地方,词汇念顺后而成“Baungzavan”或“Maungzavan”,即今大分地区[4]。Baungzavan分成两义:狭义指分布于高山平台间的家户群——Baungzavan社;广义指包括周边邻近小社,也就是指Tatahun、Wavanu、Saiku、Tusiuy/Isisizu、Baungzavan等小社的总称[4]。根据《八二粁一四五米》记载大分的地名,大分地区因微地形呈阶梯般的多层平台构成而取名为“mannavan”,日语则音译为“モクラバン”,中文则音译为“梦那邦”、“莫库拉蕃”[2]

根据赵聪义对拉库拉库溪流域的地名研究,“dahun”是峦社群的称法,dahun经由重叠构词,将第一个音节da重叠,则变成“dadahun”,意指很多水蒸气;“Baungzavan”是郡社群的说法,是由“baungzav”词根加上an演变而来,baungzav意指平台[11]。Baungzavan是日治时期被翻译成“莫谷拉番”,之后又被音变而称为“Mungzavan”[11]。“打训”是台语发音,就是由dahun转变而来,之后又变成“大分”[11]日本官方为方便记音,以维持当地部落名字原本的念法,都采用片假名标示驻在所的名字,如大分则写成“タㄧフン[11]

1960年代,台湾登山岳界为将山峰取名,将本名尖山改称“达芬尖山”,以区别其它也同名为尖山的山峰,其名取自附近的布农族地名“dahun”,位在南方的“塔芬山”亦是以此命名[12][13]。在大分附近还有一座海拔2,204公尺的打训山,以及在西方有一座海拔2,780公尺的大分山,和一座海拔3,056公尺的大分富士山,也全都是以此命名,其中打训山又称拉古拉山[1][2]

历史

日治以前

当布农族尚未迁徙至此之前,拉库拉库溪流域原是邹族的活动领域,直到势力范围触及于此,且势力逐渐高过邹族之后,已成为布农族日后迁居的目标[4]。约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峦社群(Takbanuaz群)约与丹社群(Takivatan群)同时迁向台湾东部建立部落,其中Palalavi氏族虽为郡社群,但交易、婚姻、协防等关系相当密切,因此与此时期也同峦社群一起迁至台湾东部[4]。Palalavi氏族首先是来到大分地区,后来才移往清水溪中下游各处生活,如今古风仑天清水等地[4]。约于18世纪中叶,郡社群(Isbukun群)开始自郡大溪流域分批迁往大分地区,然后再迁往新武吕溪大仑溪荖浓溪上游,最远迁至内本鹿地区[4]。从祖聚居地Maiasang东迁、南迁的郡社群的族人,几乎都曾在大分地区短暂停留或居住过[4]。直到19世纪末,最晚移入大分地区可能为来自Ivahu社的Takistalan氏族[4]

日治时期

日本政府统治台湾后,先由陆军步兵中尉长野义虎进行地理探险,之后陆续由鸟居龙藏森丑之助安井万吉等人为学术研究而前来拉库拉库溪流域调查[2]。据林一宏的考证,拉库拉库溪流域最早于1909年12月5日开始出现驻在所,在异禄阁中社阿桑来戛等三处设置,大分则直到1911年2月17日与那那托克马西桑同时设置,日本的官方势力自此开始便进入到大分[14]

1915年2月13日上午6时,大分驻在所警手大胁为一郎与梠兴治两人正在交班,突遭遇袭,大胁为一郎中枪身亡,所内警员紧急应战,大分社头目Aziman Sikin急奔赶来,并喝令停止射击,参战族人撤回社内[15]。同年5月17日凌晨5时,大分驻在所遇袭,田崎强四郎等9名警员皆下落不明[15]。由于在1915年间遭受布农族人在喀西帕南小川大分阿桑来戛等地发动袭击,使花莲港厅下令裁撤拉库拉库溪流域等5座的驻在所,采取隔绝政策将布农族人阻绝于山区之内[2]

1918年,台湾总督府决定兴建一条贯通布农族各社的警备道路,以加强监视山区蕃情,借此压制一连串反抗势力[2]。1919年6月10日,八通关越岭道工程分成东、西两段施工,东段计画沿拉库拉库溪南岸兴建,并分成第一期、第二期施工[2]。大分位居第二期工程的路段上,施工范围自伊霍霍尔溪大水窟止,于1920年5月10日动工,并于12月2日设置新康十三里哈哈比、大分、拉古拉塔达芬意西拉托马斯米亚桑和大水窟等10座驻在所以及一处华巴诺警戒所[2]。八通关越岭道东段工程于1921年1月22日全部完工[2]

台湾总督府有鉴于拉库拉库溪及新武吕溪之布农族人此起彼落地接连袭击,故于1921年间自台北调派100名支援警力,并请军队增援南下至玉里组成分遣队,于5月22日抵达大分[15]。翌日下午1时,以“罪大恶极”为由开始对Tusiu社展开炮击[15]。该年6月17日凌晨5时半,宫崎中队长率特遣中队前来支援,并与大分方面之搜索队会合,一起朝向Tusiu社行进,自上午10时至下午6时20止,Tusiu社的耕地尽数摧毁,其屋舍则任由火烧悉数尽毁,并没收两把枪械[15]。翌日凌晨2时,被羁押在大分驻在所的Tusiu社人意图脱逃,全数遭到射杀[15]

1920年至1944年之间,在大分设有酒保,以供日常所需之贩售[2]。1922年10月25日,在大分设置蕃童教育所[2]。1923年5月10日,在大分设置寻常高等小学校,以供日本学子就读[2]。1930年代之后,蕃情稳定,较少有原注民抗日事件发生,台湾的登山活动因此盛行,夏季会有许多中学生、女学生组成登山队借道攀登新高山(今玉山),因此在大分武德殿都会出现学生借宿[2]

1930年,花莲港厅将监视区所辖各驻在所改正,总共有19座驻在所划设为第五监视区,分别是桃林、蕨、绿、多多训山阴十里石洞抱崖沙墩新岗、 十三里、鲁仑、哈哈比、华巴诺赛珂、大分、辘辘土葛打打训[16]。1933年,为有效治理蕃地,以便管理山区的原住民,台湾总督府实行“集团移住”政策,将原住民们全面地从山区迁移下山居住[4]。1934年起,由大分社头目之子Aziman与Tahai一起陪同日本官方下山探勘新居地,原本移住地点在Nangala(今长良),但被布农族人认为不吉利而拒绝,后来选择秀峦做为下山的新居地[4]。自此开始,一直到1935年止,陆续自Masisan、Lamungan、Izukan本社迁出的Isnankuan、Tansikian、Istasipal三个氏族,则分别皆沿八通关越岭道而下山迁徙至秀峦居住[4]

由于集团移住政策的实行,山区原住民人数大幅减少,1934年起开始裁撤蕃童教育所、疗养所[2]。1939年,花莲港厅再次将监视区所辖各驻在所改正,范围涵盖哈哈比、大分、华巴诺、赛珂、辘辘、土葛等6座驻在所都划设为大分监视区,并裁撤打打训驻在所[16]。1940年起,日本政府为因应战争需要,使台湾的财政吃紧,驻在所的警力开始精简,使就读的日本学子减少,直到1943年才将大分寻常高等小学校关闭[2]。1944年,包括大分驻在所在内,将八通关越岭道沿线的驻在所全数裁撤[2]

战后至今

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后,林务局为林业工作的需要,利用大分旧有的建筑物做为护管所,亦有布农人返回大分原居地,利用警官宿舍、养蚕室做为居住的房舍[2]

1977年9月,行政院提出新中部横贯公路计画,规划嘉义玉山线水里玉山线玉里玉山线等三条路线,其中玉里玉山线将计画沿八通关古道辟建[注 2],此举引发国家公园的设立讨论[6]。1981年8月,玉里玉山线动工兴建[6]。1985年4月,以玉山为中心,包括大分在内,将花莲县、南投县嘉义县、高雄县(今高雄市)划入玉山国家公园范围,并成立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20]。1986年4月,行政院依据环境影响评估的结果,认为对生态保育与自然面貌的维护有不良影响,决议放弃玉里玉山线兴建计画[5][6]。1991年1月1日,玉里玉山线通车,其路段自玉里仅到瓦拉米步道口便终止[6]

1992年,一场不明原因的引发的大火烧毁大分驻在所,灾后残存钢筋水泥造弹药仓库,以及一些铁皮、木材等建材,并留下一些酒瓶、药罐等器物[2]。1998年,台湾黑熊研究小组在大分设立研究站[注 3][2]。1999年2月,稻垣启二自日本远赴台湾,乘坐直升机抵达大分,探望儿时记忆的故乡[12]。2000年[注 4],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在大分驻在所原址上兴建一座山屋,并兼具研究功能做设计规划的研究站,也将周边腹地空置出直升机起降场,使大分山屋成为多用途的建筑物[24]

2008年4月,《MIT台湾志》远赴日本名古屋探访稻垣启二[12]。稻垣启二凭借12年生活记忆,从他的口述透过林茂生翻译得知,稻垣启二5岁便全家搬迁到台湾大分,因父亲是日本警察,在大分驻在所担任驻守工作,因此自己在这里就读小学校,其弟妹也都在这出生,而大分驻在所位居八通关越岭道东段之中心点,因此规模最大,为主要的监督驻在所[12]

地理

气候、地形

大分是自2007年10月开始设置气象观测站[3]。根据2007年11月~2008年10月观测资料显示,大分的年降水量累积889mm,年均温16.9±3.5℃,月均温以6月至8月最高,气温约21℃,12月至翌年2月为最低,气温11℃~13℃,月平均相对湿度82%~93%,年平均相对湿度86.6±3.1%[3][25]

大分位于中央山脉东麓,呈河岸阶地之地形紧邻阔阔斯溪,共有六阶:第一阶海拔1,275公尺,阶高约65公尺;第二阶1260海拔公尺,阶高约50公尺;第三阶海拔1,255公尺,阶高约45公尺;第四阶海拔1,235公尺,阶高约25公尺;第五阶海拔1,230公尺,阶高约20公尺;第六阶海拔1220公尺,阶高约10公尺[26]。其中,原住民旧部落居住在海拔约1,300公尺至海拔1,970公尺之地区,而大分驻在所则设立于海拔1,320公尺[注 5]的平台上[2]。在大分对岸之基库拉蕃溪留有切割冲积扇,其扇面位于合流处,因切割甚骤,大半扇面已被侵蚀无几,仅留小片扇侧[26]。在大分与拉古拉之间有一道三叠的瀑布,距离大分北方约25分钟的步程,林一宏在《八二粁一四五米》书中是记载“大分瀑布[2]

自阔阔斯溪海拔约1,100公尺至大分山约2,000公尺止,整个大分地区全属玉山国家公园管辖[25]。其流路由阔阔斯溪呈峡谷地形,自上游循溪谷流贯全境,最后于拉古拉山东侧与西北方之塔达芬溪合流后,注入拉库拉库溪向东而流,其境内各支流皆为拉库拉库溪流域[2][26],沿途有大分温泉(拉库拉库温泉)[28]。其中合流处自日治时期就已存在侵蚀现象,原本数段的崩壁一直到2003年李国玄拍摄为止,已有部分崩壁连成,并持续著向西侵蚀,造成两溪合流处位置是一直朝西改变,形成土葛崩壁,又或称塔达芬崩壁[2]

地质、灾害

根据王鑫在1984年完成的地质调查,认为沙沙拉比至伊霍霍尔溪一带是属于塔峯层,其岩性是以千枚岩板岩、变质砂岩为主,与新高层的岩性无明显区别,并推测层位可能在新高层之下,但无法确定塔峯层是否为中生代白垩纪之地层[29]。1984年也是正值新中横公路开辟时期,颜沧波等人为此完成对玉里玉山线的地质调查,在塔峯[注 6]一带恰为M/E层、E层之分界,这里发现有砾岩层,每颗砾石约1公尺以上,多呈角砾状或亚角砾状,种类有砂岩、板岩、石灰岩玄武岩等,以长石石英铁矿方解石绢云石等充填物构成[30]。M/E层位于塔峯以东一直到新看,其地质全属塔峯层,其中在哈哈比至塔峯之间岩性是以板岩为主,并间夹砂岩,厚度约2500公尺,并发现下部存在著砾岩层以不整合接触,此现象可能与太平运动有关,其上部地层则含有黄铁矿化的箭石(Belemnites[注 7])样化石;E层位于塔峯以西一直到踯躅,其地质是为新高层,其中以塔峯至米亚山之间的岩性与踯躅至八通关之路段则颇为相似,也是以板岩为主之岩性,偶夹薄砂岩,在塔峯一带则厚度约2000公尺以下,并受到褶曲作用,一直向西至塔塔加鞍部都有重复出现E层,除发现许多中小型褶曲与断层外,其馀未有发现不整合现象[30]

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对园区内的地质调查报告中,则是采用“毕禄山层”名词,该名词为何春荪著作《台湾地质概论》对原来的新高层取代的新命名,其分布西起南营地,向东涵盖至抱崖,大分与周边地区全属于此一地层,是以板岩、千枚岩、变质砂岩构成的地质区,其馀仍主要沿用1984年王鑫的地质调查报告[注 8][27][32]。但根据何春荪对于毕禄山层的记载,其岩性是以板岩与千枚岩为主,在变质的泥质岩层之中则夹有厚层的变质砂岩,这些变质砂岩有的是石灰质砂岩,有的是长石质砂岩,粒度从粗粒至细粒的都有[32]

中华顾问工程司曾对新中横公路卓麓大分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大分的地层全属顺向坡,且在西侧有一条阔阔斯溪支流,新中横公路预定会沿著溪谷地形折绕经过,这里路段的地质并不稳定,在编号第28、29、30号分布于其支流二岸,尤以第30号分布范围最大,位于60.2K~~62.5K,此路段距离大分最近,预估为兴建新中横公路而将边坡的土方挖开,可能在未来完工通车后,裸露的地层造成对公路有著土壤冲蚀、崩坍、落石等多种灾害,特别对于坡度陡峭之路段易受地震、大雨的影响为之加剧,使得必须经常对公路投入大量的养护成本[5]

史迹

八通关越岭道

八通关越岭道[注 9]西起东埔,东迄璞石阁(今玉里),工程分东段、西段进行,其中东段全长82公里145公尺,平均路宽1.2公尺至1.8公尺之间,高度由海拔140公尺向西上升至3,280公尺,全线完工后命名“八通关越道路[2]。八通关越岭道东段在过大分吊桥后,即进入到大分地区,距离不远处即能见到一座殉职者之碑,此地在日治时期曾建有木造的小亭子供奉地藏王菩萨,其神像是以石头打造而成,这里被称为“大分玄关[注 10]”,大分任何迎送皆在此举行仪式[2]。再往前行来到大分第二阶平台,隐藏在树林之中的“大分事件纪念碑”由殉难诸士之碑、纳灵之碑这两座组成,位于学校平台下方约6公尺处,在周围有石砌的围墙,形成方形的基地,基地正中央是殉难诸士之碑,以魏体书写碑文,左后方则为纳灵之碑,以草体书写碑文,两碑皆为石碑,是为悼祭因大分事件而殉职的警察亡魂所兴建[2]

大分驻在所

大分驻在所一共前后设置二次:第一次设置于第二阶平台之上,约在大分事件纪念碑附近位置;第二次设置于第四阶平台之上,该平台又以每层3公尺高度构筑出3层,其中驻在所则位居下层[2]。下层设有驻在所办公屋舍、蕃产交易所、被服仓库、酒保等建筑物;中层设有警察俱乐部、警手宿舍、三并官舍、双并官舍、豆腐小屋、木工作坊、贮水槽等建筑物;上层设有武德殿、军械弹药库以及高阶警官用的独栋官舍等建筑物[2]

小学校、教育所

第三阶平台占地宽广,长约150公尺以上,纵深60公尺以上,与上方的驻在所平台落差约50公尺[2]。这里是设置大分寻常高等小学校、大分甲种蕃童教育所、教职员官舍、公医诊所等建筑物,其中小学校与教育所以石墙隔开,两校皆由警察任教职员,其居住的官舍则在两校之间[2]

大分甲种蕃童教育所是原住民就读的学校,其位置是相对于大分寻常高等小学校之北边,采木造建筑,大门有破风,前面还有檐廊,而且教室的窗户皆为玻璃窗,可使光线照入室内[2]。大分寻常高等小学校为拉库拉库溪流域唯一提供日本人就读的学校,其位置是相对于大分甲种蕃童教育所之南边,设有校长与训导二位教师,学生则安排在1~3年级共用一间教室,4~6年级与高等科皆共用一间教室,采混合教学[2]。现今两校皆已不存,原址留下长满杂草[2]

大分社

大分社原名打训社,位于南双头山东北方约7.85公里处,即拉库拉库溪上游右岸一带,自海拔约1,300公尺至海拔1,970公尺之区域散布著11处,为大分驻在所管辖[34]。在地图标示“莫库拉蕃”一带则有发现1处外,其馀10处建筑群都分布在拉库拉库溪西岸平台上,位于大分驻在所的上方[34]。其建筑方式呈山尖形侧墙与平砌侧墙之结构,且以侧墙夹柱的补强工法最为普遍[34]。在现场发现的遗址之中,以Mannavan-9、Mannavan-10皆呈90度相对,其前庭则相互嵌入[34]。Mannavan-26屋架虽塌,但建材尚存,仍能看出其工法,以石瓦板与背墙之结构相接,还有两道侧墙之砌石平整程度,这些都足以见得[34]

生态

植物

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可将大分地区分析出植被架构与社会分型,并归纳出细叶馒头果、青刚栎、台湾二叶松等优势物种构成的植物社会[35]。根据杨胜任主持“玉山国家公园东部园区植群生态调查计画”,在73个样区之中分析出大分地区存在著杜虹花台湾赤杨型、台湾二叶松-青刚栎型、江某-青刚栎型等三种植物社会型[35]。杜虹花-台湾赤杨型分布于海拔1,321公尺至1,580公尺间,以杜虹花、台湾赤杨、红皮雀梅藤为特征种,以杜虹花、台湾赤杨、台湾二叶松、台湾山桂花、细叶馒头果为优势种[35]。台湾二叶松-青刚栎型分布于海拔1,175至1,650公尺间,以青刚栎、台湾二叶松、细叶馒头果、车桑子金毛杜鹃黄连木化香树为特征种,以青刚栎、细叶馒头果、台湾二叶松、红子荚迷台湾肉桂为优势种,该型为大分地区主要的植物社会[35]。江某-青刚栎型分布于海拔612至1,202公尺间,自山风一直到大分沿线皆属之,以江某、九芎玉山紫金牛小梗木姜子三叶山香圆水冬瓜为特征种,以江某、青刚栎、三叶山香圆、台湾肉桂、小梗木姜子、九芎、细叶馒头果、台湾山桂花、山枇杷、玉山紫金牛为优势种[35]

黄美秀为研究台湾黑熊而展开植群调查,以大分地区设定在海拔1,200公尺至1,700公尺间为范围,采用多样区法(Multiple-plot method)设置31个样区,共纪录到53科83属108种维管束植物,其中乔木层植物49种,草本层植物则包括24种乔木层植物的小苗,故共计83种[3]。植群调查的结果指出,大分地区可切出三种植物社会型:细叶馒头果-青刚栎(包括台湾肉桂-青刚栎亚型、金毛杜鹃-台湾二叶松亚型)、短尾叶石栎赛山椒型、西施花狭叶栎型,以青刚栎27%高于台湾二叶松20%之优势度,并以10棵/100m²为密度单位,青刚栎的分布密度以24.7高于金毛杜鹃18,其频度以乔木层树种而言,则是属青刚栎67%最高,台湾二叶松、细叶馒头果则皆以44%居次[3]。透过这次的调查,黄美秀整理归纳出大分地区植群分化的原因:海拔、直射光空域、坡度及地形位置,而且在这31个样区之中发现,细叶馒头果-青刚栎就占了29个样区,其馀两种植物社会型却只各占1%,如此差异便显示出细叶馒头果-青刚栎的直射光空域是较于其馀两种植物社会型来得高[3]

动物

周莲香于1990年7月至1991年6月期间,选择佳心黄麻瓦拉米多美丽及大分等地为调查点,在六次的野外调查当中,发现大分地区以山羌台湾长鬃山羊台湾水鹿等大型草食动物居多[36]。以陷阱捕捉方式调查,哺乳类动物则捕捉到黄鼠狼一只[36]。以慢速与常速穿越的调查纪录发现,在大分阔阔斯溪两岸的冲积地留有动物足迹,根据这些蹄印判断是山羌、台湾长鬃山羊、台湾水鹿[36]。由大分沿阔阔斯溪往南行走至Saigong[注 11],发现这里每隔3~5公尺就有台湾水鹿留下的排遗,其留量远多于山羌、台湾长鬃山羊,显示出大分、赛珂一带以偶蹄目动物最为活跃[36]鸟类则以绣眼画眉冠羽画眉巨嘴鸦松鸦毛脚燕小雨燕为最常见,其中蓝腹鹇出没于多美丽、大分一带,尤以大分最常佸跃,属于保育类野生动物[36]

陈怡君于2002年6月至11月期间,选在海拔约300公尺之南安(步道口)至海拔1320公尺之大分为范围,采用穿越线与自动摄影的方式调查[37]。在调查结果中发现,山羌、台湾猕猴、台湾水鹿、台湾长鬃山羊、台湾野猪鼬獾刺鼠等动物都在大分出现,台湾黑熊、黄喉貂白鼻心等动物则却在大分周边出没,有如此现象可根据目击纪录、啃食青刚栎果实的痕迹以及留下的排遗来看,由于大分设有研究站与提供登山住宿的山屋,显示出人为的干扰是可能影响到野生动物的活动分布[37]

学术研究

青刚栎

根据杨胜任的野外调查设置325个形相样点的分布与青刚栎覆盖度来绘制,在大山地区以阔阔斯溪两岸为范围,划界于海拔1,000公尺至1,500公尺间,绘制出这505.83公顷的范围内可知青刚栎的分布状况与生长植群之面积[35]。将植物社会划分出青刚栎优势植群型与非青刚栎优势植群型两类,并以非青刚栎优势植群型再细分针阔叶混合林、松林、疏林,其结果指出青刚栎优势植群型占45%面积(225.42公顷),非青刚栎优势植群型则占55%面积(280.41公顷),如此差异显示出大分地区的青刚栎较于邻近森林植群,在结果季节可能有机会以大量且高密度的食物资源提供各种动物摄食[35]

青刚栎是树大喜光的树种,其幼树稍耐荫,于3月~7月是抽芽期,4月~10月为幼叶期与展叶期,其间4月~5月会大量落叶,4月~6月则会伴随著出现开花、凋谢及大量落叶,结果自5月开始,约8月、9月即可见到壳斗坚果,11月至翌年2月果实已成熟,并以12月最为高峰[3]。它生长环境分布于楠储林带栎林带之间,为中低海拔的植群,此区伴生樟科植物、台湾苹果台湾山枇杷等树种,它们的果实都供给当地的野生动物,如台湾黑熊与偶蹄类动物,大分地区成为研究动植物最好的地点[3]

根据黄美秀的监测大分地区结果量发现,有85%是动物啃食青刚栎的果实所掉落下来碎片,表示当地的树上果实是提供给大部分野生动物,其中以哺乳类与鸟类的动物为主[3]。由于青刚栎的果实大又重,随著动物的走动而在排遗中生存下来的果实并不多,通常是被其它动物扫除或被昆虫蛀蚀,又因青刚栎的果实不耐久储,最后发霉腐坏而无法抽芽[3]。但是,一旦青刚栎的果实落定合适环境就会抽芽,往往碍于重量,在无外力借助下,其抽芽的幼苗通常会有母树效应构成集群分布[3]

由于青刚栎是大分地区的优势树种,其植物社会的演替与更新对当地的动物族群有很大的影响,尤以青刚栎的果实吸引很多动物前来摄食,因此青刚栎会改变动物族群的活动行为与分布[3]。黄美秀依照研究结果推测,当大分地区的青刚栎若不受人类砍伐、动物攀折与啃食其果实,以及干燥的气候与不定期自然外力,应可能会朝向极盛相[注 12]发展,其演替趋于稳定而不易被其它植群取代[3]

台湾黑熊

大分地区主要是以青刚栎的树种生长居多,每当秋冬季节是青刚栎结果熟实的时候,吸引台湾黑熊前来取食,此时正是台湾黑熊活跃的时节[3]。研究员汪仁杰在2013年11月20日大分瀑布附近目睹到台湾黑熊,将拍摄到母熊偕子攀爬青刚栎的画面公开给媒体,给众人留下台湾黑熊取食青刚栎之果实的纪录[39]。根据黄美秀自1998年[注 3]开始驻扎于大分展开研究,由她多年下来的观察经验得知,台湾黑熊80%是仰赖植物来果腹,而且活跃于大分地区,除非摄食不足,它才会猎杀像山羌、台湾水鹿这类的动物[7]。大分地区的青刚栎、苹果树从目视判断,可知这些树的树枝被折断都是台湾黑熊曾经攀爬过的迹象,食下的青刚栎之果实被台湾黑熊经过消化后,随著台湾黑熊的活动分布,由于排遗内含有未能消化的果实,因此能就地萌芽生长,使青刚栎可随著它的活动而向外扩展其植群,台湾黑熊对大分地区的植物不仅会破坏,还具有提供种子传播的功能[7]

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根据历年研究来估计,台湾黑熊族群活跃于大分地区的数量大约在130只至224只,由于这是透过公式推算得来的数据,所以实际的族群数量可能会是更少[40]。玉山国家公园尚未设立之前,早期都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不少猎人为取得熊掌而猎杀台湾黑熊[7]。玉山国家公园设立后,从每年平均5只的猎杀数量已减少到每年平均3只[7]。根据1998年至2000年的研究期间,黄美秀在大分地区诱捕系放15只台湾黑熊,以人造卫星项圈、直升机追踪等方式纪录,显示出台湾黑熊一年之中活动范围从30平方公里到200平方公里,这已超出玉山国家公园的保护范围,并且发现之前系放这15只台湾黑熊,其中就有8只是因为陷阱而断掌[22]

交通

大分地处中央山脉东侧,为玉山国家公园的核心地区,距离瓦拉米步道口有40公里远,唯一道路是日治时期留下的八通关越岭道,沿这条道路徒步入山得耗费3天时间抵达,因此路程遥远[2][3]。因大分位居佳心以西,这里全属入山管制区,必须配备齐全登山装备与足够存粮,事先向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申请入山证,才能进入大分山区[10]

八通关越岭道是自日治时期开通以来,一直是大分联络沿线各地的唯一交通。自大分往山下即向东行进,可直达瓦拉米步道口,然后接上台30线公路可与南安游客中心、南安警察小队联系,也是通往玉里市区的主要道路[9]。在大分从事生态研究的工作者也是借由八通关越岭道抵达[7]。自大分往山上顺八通关越岭道行进,可直达翻越中央山脉主棱之鞍部——“大水窟”,自此可选择向南、向北开始纵走中央山脉,又或继续循八通关越岭道之路线下山,最终可达南投东埔,再由投60线[注 13]接上新中横公路,便能向外联系各地[12][42]

设施

Thumb
大分山屋是一栋在大分山区兼具储藏、住宿、研究、避难等多功能的设施。
大分吊桥

大分吊桥位于阔阔斯溪谷之上,横跨阔阔斯溪,连接哈哈比与大分两地之桥梁[2]。第一代的桥长100公尺,距溪底约50公尺,桥塔以桧木制成,主索由8号线绞缆而成,是于1920年为八通关越岭道而兴建之桥梁[2]。第二代的桥长75公尺,桥塔以钢管搭建,主索采钢缆建造,自两端的桥塔上方绕过,再向下扎入地底,以预力地锚锚座固定主索,是于2003年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为取代旧桥而改建完成之桥梁[24]

大分研究站

大分研究站原为简易搭建的工寮,是为研究台湾黑熊而设立的研究工作站,台湾黑熊研究小组自1998年[注 3]进驻以来,一直在大分进行野外调查[2]。2000年[注 4],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才兴建大分山屋,内部设置研究工作室,以取代原先以工寮搭建的大分研究站,其馀陈设皆与大分山屋共用[24]

大分山屋

大分山屋位于海拔1,320公尺[注 5]平坦的河阶台地上,原址为日治时期大分驻在所[24]。2000年兴建完工[注 4],总面积42平方公尺[23][24]。大分山屋的内部空间可容纳20人,并陈设太阳能热水炉、厨房、插电孔,一应俱全[23][43]。电力仰赖太阳能供电,并备有厕所[24]。外观屋檐呈红色,其建材由钢骨架构而成,外墙由高密度聚乙烯建成[24]。山屋的门窗为了防止台湾黑熊进入破坏,更是使用厚重可开式铁板防护。由于建造时,大分山屋是朝向多功能之用途进行内部规划设计,因此提供储藏室与研究工作室,既可提供登山住宿,亦能做为研究工作的场所[24]。因户外腹地宽广,故有提供直升机做为停机坪使用[24]

注解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